入门篇:怎样鸟类识数
鸟类识数是指通过观察鸟类数量,掌握其种群分布、动向变化和生态习性等信息。对于野外职业者和生态学爱慕者来说,掌握鸟类识数技巧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些基础的鸟类识数技巧。
第一步:准备好基本工具
鸟类识数需要一些基础工具,在野外观测时会非常有帮助。如下:
双筒望远镜:观察远距离的鸟类,纪录其数据
笔记本和笔:记录鸟类名称数量等信息,需要具体、详细
实地手册:这样可以更快速、方便、准确的识别鸟类
地图:地图、导航GPS等,了解鸟类出现地点及其可能分布情况
第二步:选择正确的观察和纪录角度
观察和纪录鸟类信息时,我们要抓住下面内容几点:时刻、地点、鸟类数量、种类。分类下面介绍:
时刻:需要掌握鸟类出现的常规时刻,这样可以有效进步观察效率。
地点:地点是鸟类经常活动的生态环境,尽可能详细记录鸟类出现地点。
数量:观察时要尽可能多观察到一种以上鸟类,向固定路线查看(可以使用望远镜)。
种类:记录观察到鸟类的 名称 (通俗易懂,或是学术名字),并了解其生态习性和栖息地信息。
第三步:找到正确的观察舞台和“高峰期”
鸟类分布和数量的变化呈现季节性规律。因此,正确选择观察舞台和高峰期是很重要的。为此,建议一下几点观察点:
公园、风景秀丽的地方:可以看到具有观赏价格的鸟类,如公园内的天鹅等。
湖泊、河流、海岸:可以看到大量的各类鸟类,如秋冬季节观察到塘鹅等。
森林、林地:各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如针叶林内的林鸟、雀鸟等。
草地、平原:很容易见到各类草原鸟和鸟儿,如冬季可以观察到灰鹤等
除了选择适合的观察点,还要注意观察高峰期,以用肉眼应该可以识辨出数目相对较高的鸟类,比如种群在繁殖期等。往实在了说,选择合适的观察时刻和地点对于鸟类识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