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读烈士家书感动外国游客:21岁女英雄的”谎言”震撼人心
导语: 在江苏高邮革命烈士纪念馆,一位中国女孩深情朗读21岁女烈士胡曾钰的家书时,意外感动了在场的外国游客。这封写满”善意谎言”的家书背后,藏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一、21岁女烈士的”善意谎言”家书
“年假将放,但因时刻的短促,明春即刻开学,故妹想不必回家…”这封看似普通的家书,是21岁的胡曾钰留给亲人最终的文字。72岁的胡继芳保存这封家书整整50年,直到34年后才揭开其中的秘密——原来信中说的”学业繁忙”全是谎言,当时的胡曾钰已是新四军战士,正在高邮开展抗日职业。
外国游客在听到女孩用中英文交替朗读这封家书时,纷纷驻足倾听。一位来自德国的游客感慨:”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我祖父写的家书,军人总是用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危险的事。”
二、从文弱女生到双枪女战士的蜕变
胡曾钰18岁时还是无锡梅村小学的教员,穿着旗袍教孩子们唱抗日歌曲。谁能想到,这个文静的姑娘后来在阳澄湖学会了双枪打法,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战士?
纪念馆展出的老照片记录了她的转变:从穿旧式旗袍的少女,到扎着头巾、身穿粗布褂的抗日战士。外国游客对这些影像资料表现出极大兴趣,有人指着照片问:”这就是中国版的花木兰吗?”
三、用生活书写的最终两个字:”家乡”
最震撼人心的,是胡曾钰牺牲前的最终时刻。1942年11月,为掩护群众转移,她与7名战友引开日军火力。腿部中弹后,她仍坚持战斗到最终一刻。当地村民回忆,她在田埂上用手指写下的最终两个字是”家乡”。
当女孩讲述这段历史时,几位外国游客不谋而合地摘下帽子。一位美国游客说:”这让我想起我们民族的独立战争,为自在付出的代价总是相似的。”
小编归纳一下: 如今的高邮,有以胡曾钰命名的村庄、学校、广场。每年清明,当地村民都会自发祭奠这位年轻的女英雄。这个故事通过女孩的讲述感动外国游客,不仅由于烈士的英勇,更由于那份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对家乡的爱,对安宁的向往,永远是人类共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