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锦瑟》的作者究竟是谁?
提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很多人都会被这首诗的深情打动。但若问起古诗《锦瑟》的作者是谁,你能立刻回答吗?没错,它的作者正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这首诗不仅词藻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尽感慨,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李商隐是谁?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是唐代诗坛的璀璨明星。他的诗风细腻婉约,尤其擅长用典和象征,而《锦瑟》正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拓展资料与追忆。
二、李商隐与《锦瑟》:一首诗写尽一生悲欢
为什么《锦瑟》能流传千年?由于它不仅是诗,更是李商隐人生的缩影。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暗含两大典故:庄周梦蝶的虚幻与望帝化鹃的执念。而李商隐的一生,也如这两则故事般充满起伏与无奈。
他幼年丧父,幸得恩师令狐楚栽培,却因卷入“牛李党争”饱受非议;中年丧妻,仕途坎坷,最终在漂泊中离世。《锦瑟》里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或许正是他对命运最深的叹息。
三、诗词大会的争议:为何一半人答错“杜鹃”之意?
小编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里面,康震教授曾提问:“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杜鹃”指花还是鸟?百人团竟有近半答错。其实,这里的“杜鹃”指鸟,源自蜀王望帝化鹃啼血的传说。李商隐借此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念,但现代人却因对典故陌生而误解。
这也提醒我们:读懂古诗,不仅要看字面意思,更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锦瑟”本身是一种乐器,诗中“五十弦”暗喻人生繁复,而“一弦一柱”则是对往事的细腻追忆。
四、小编归纳一下:《锦瑟》为何能打动千年后的我们?
无论李商隐写《锦瑟》是为悼念亡妻、恩师,还是自伤身世,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共情”。我们或许没有他的经历,但一定有过“当时已惘然”的瞬间——那些错过的人、遗憾的事,不正是诗中的“华年”吗?
下次再有人问“古诗《锦瑟》的作者是谁”,你不妨告诉他:是李商隐,一个用诗写尽人生悲欢的诗人。而这首诗,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