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那些事:科技时代的年味
“春节里的那些事”总是让人感慨万千。随着科技进步,过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还记得今年春节,朋友圈里满是各种祝福,视频电话成了亲人间的纽带。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对着手机说”我很好”,明明身体不适却不愿子女担心,这一幕让人心酸又温暖。科技拉近了距离,但你是否也觉得,这样的春节似乎少了点什么?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年味
说起”春节里的那些事”,最难忘的还是童年的年味。那时候,寒假作业还没写完就盼着过年,和小伙伴们滚玻璃珠能赢好多少,那成就感别提多棒了!最期待的还是新衣服——不是商场买的,而是裁缝师傅到家里量身定做的”私人定制”。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们穿的都是”高质量定制”呢!压岁钱虽然只有几块钱,却能买好多本三分钱一本的连环画,那种喜悦现在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了吧?
舌尖上的春节记忆
“春节里的那些事”中,最香的要数外祖父家的鹅肉了。六个外甥像饿狼一样围坐,大大众却只象征性地动动筷子。那时候物资匮乏,一顿肉就是最大的快乐。现在随时能吃肉,反而没了那种期待和满足感。这不禁让人思索:是年味淡了,还是我们的要求高了?
新旧年俗的碰撞与传承
从收压岁钱到发压岁钱,从盼新衣到随时网购,”春节里的那些事”在变,不变的是亲情的温度。和朋友唠嗑四小时,聊创业、谈未来,这种情谊不就是新时代的”年味”吗?我们怀念过去,更要珍惜当下。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春节里的那些事”,你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