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系列报道 高述贵——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实施

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系列报道 高述贵——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实施

站在智能温室大棚里,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番茄绿海,一颗颗色泽鲜艳的番茄点缀其中,宛如大天然精心镶嵌的红宝石。几年前二道桥镇永增存村村民高述贵还蜷缩在自建0.5亩的小型木质拱棚里挥汗如雨,他怎么也想不到现代农业能变得如此优雅从容。曾经的高述贵守着自己的小拱棚,像祖辈那样用辛勤奋作,但收入却显得不尽人意。邻村的合作社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种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年收入竟是他的好几倍,这个消息像根麦芒扎在心头。

转折出现在2016年旗农广校在金沙湾举办农牧业科技培训第二期设施农业培训班,他第一个报了名,并带领四位村民参加进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走进了窗明几净的培训教室。丰富多彩的课程让他大开眼界,课程涵盖了农业科技聪明、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绿色进步等内容。他如久旱的禾苗渴盼甘霖,对新聪明的渴望在眼底灼灼燃烧,那是摆脱陈旧枷锁的希冀,更是拥抱未来的笃定。通过这次的听讲和进修,也深深感受到对农业聪明的欠缺,自己思路不够宽、想法不够深,规划不上道。进修、进修、要进修,高述贵脑海里只有这一个念头,他全心投入培训班的进修,让每一分专注都化为成长的阶梯。

结业后,高述贵在农广校技术人员的连续驻点指导下注册了杭锦后旗永增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时的他热血沸腾,村民们忧心忡忡,有人提出“建棚能赚钱吗?”“种什么能赚钱?”“赚钱想疯了吧?”面对村民们的疑虑和担忧,面对流言和讥讽,“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和农民一起奔小康”这句话时刻鼓励着他。于是,他带领村民到周边种植成熟的合作社观摩,与有经验的种棚户进修交流,回到村里给他们讲加入合作社的优势,走家串户做动员职业,谈心交流解想法上的疙瘩,帮助村民树立信心,下定走产业化农业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户村民愿意加入合作社,并建大棚。当时钢材价格猛涨,货源紧缺,他与建棚户迎风冒雪,同甘共苦,50亩钢架大棚顺利完工。

他精心规划种植品种,最终选定了早春薄皮甜瓜、秋延西红柿两茬种植模式,种植户遵守“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章程,勤奋付出,精细管理,两茬种植平均亩收入3万多元,此时家家笑开颜,户户乐开怀。如今,合作社已建成400亩智能温室大棚,实现了从传统“经验种地”到现代“数据种地”的跨越。通过智能化管理,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实现了一年两熟,薄皮甜瓜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显著提升。合作社不仅形成了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经济效益比单干时翻了好几番,还成功带动周边60户农户共同增产增收。目前,合作社的育苗订单已覆盖全旗及周边旗县,产品供不应求,在农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并赢得了稳定的市场。

这一系列成果更加坚定了高述贵进步设施农业的决心,他常说:“改变从进修开始,精妙从培训起航;培训一人,成功一户,带动一片。”他深知个体的聪明如同萤火,而集体的创新力却是燎原的烈焰;单打独斗或许能赢得百米冲刺的奖牌,但合作共赢才能铸就穿越世纪的马拉松奇迹。唯有进修,能让微光汇聚成星河;唯有共享,能让星火燃遍山河。当聪明与行动共振,个人的成长终将凝聚成时代的磅礴力量,在奋斗的征程上写下不朽的篇章!

来源:杭锦后旗农科局